
千岛碧波映云影,群峰巍峙守苍茫。在这片灵秀山水之间,一场跨越山海的生命接力,正悄然上演。
2025年5月,随着新一轮“山海”提升工程的深入推进,新一批来自浙江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扎根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。他们以“山”的沉稳、“海”的胸怀,将顶尖医术与创新理念注入基层医疗,在千岛湖畔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。
本栏目推出《千岛潮涌山海情 仁心点亮健康路》系列报道,记录这场医疗共富行动的温暖故事。本期推送《从3个月到新生,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命奇迹》。

五个月前,72岁的陈爷爷在省级三甲医院被确诊为肺腺癌晚期。“医生预估生存期只有3-6个月”,回忆起当时的诊断,女儿陈女士仍忍不住哽咽。如今,这位曾被病痛折磨的老人已能自主起居,重获生活自理能力。"是朱秀明副院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",陈爷爷口中的这位救命恩人,正是"山海"提升工程下沉专家、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、现任淳安一院副院长的医疗专家。

绝望深渊:当 “死刑判决” 降临
今年年初陈爷爷因“持续咳嗽、胸闷”查出肺腺癌IV期,癌细胞已扩散至淋巴结、肝脏、肺部、骨等多处器官。当时在省级医院病理活检结果提示:肺腺癌,粘液腺癌(40%)。肺癌10基因检测结果都是阴性,在多家医院辗转得到的答复如出一辙:“晚期患者失去手术机会,建议放化疗。”陈爷爷年龄大,加上肺部基础疾病比较严重,其和家属商量后一致决定回家吃中药。
2个月前陈爷爷再次胸闷气促加重,来到淳安一院住院治疗,完善检查发现肿瘤85mm*69mm,并且引起大量胸腔积液导致呼吸困难。朱秀明副主任医师根据陈爷爷目前的情况反复与家属沟通,经同意后,立即予以胸腔穿刺引流胸水,缓解气急症状,并送检胸水检验,结果在胸水中找到肿瘤细胞。朱秀明副主任医师再次分析患者情况,患者病理提示为粘液腺癌,男性,其存在ALK融合突变的可能。“目前患者体力评分差,无法行常规化疗治疗,这样下去生存时间不长,可以试着再送胸水行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,如果真的存在基因突变,就还有希望。”患者和家属同意了这一建议。
破局之道:精准医疗点亮希望
朱秀明副主任医师拿着基因检测报告的手停在ALK融合突变位点:“这个靶点就像癌细胞的‘命门’,目前有相应的靶向药……”治疗方案确定当晚,朱秀明副主任医师多次和家属沟通,从用药可能出现的反应到饮食禁忌讲得清清楚楚。这种对细节的关注,让患者在冰冷的治疗中感受到了温暖。服药1个月后,再次查看最新肺CT,肿瘤已经缩小了30%。陈爷爷终于露出了患病以来最开心的笑容。

在朱秀明副主任医师的患者档案里,像陈爷爷这样的“重生故事”从医以来碰到许多。他常说:“晚期癌症患者,在被告知得癌那一刻起,患者及家属迫切需要的不仅是有效的治疗方案,更需要的是重新点燃生命信念的火种及信心。”当现代医学的精准治疗遇上人文关怀的温度,那些被宣判“终点”的生命,正重新奔跑在希望的赛道上。
朱秀明副主任医师在肿瘤内科领域深耕多年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,如恶性肿瘤的化疗、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及综合治疗等,特别重视肿瘤治疗需要多学科讨论及全程管理。抵达淳安一院后,他迅速转变角色,深入了解医院肿瘤内科的现状,结合自身专业优势,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。朱秀明副主任医师深知,提升基层医院的“造血”能力才是帮扶工作的关键。他组织学习《肺癌的诊疗及全程管理》,围绕肿瘤的最新诊疗指南、前沿技术、热点问题等进行深入讲解,拓宽科室医护人员的专业视野。通过教学查房、病例讨论等形式,手把手地指导年轻医生进行规范的诊疗操作,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。同时,积极推动医院肿瘤学科建设,协助医院完善肿瘤诊疗流程,优化科室管理模式,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,使肿瘤内科的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。
专家简介
朱秀明,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,浙江大学临床肿瘤学博士,肿瘤内科医疗组长及GCP秘书。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。从事肿瘤临床与科研工作15余年,临床经验丰富,熟练掌握常见恶性肿瘤的诊疗,包括肿瘤分子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、化学治疗及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等综合治疗。亚专科方向:胸部肿瘤(肺癌、食管癌、乳腺癌)的诊疗,重视肿瘤治疗需要多学科讨论(MDT)及全程管理。
中国抗癌协会骨髓抑制规范化管理学科建设项目专家委员、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射频治疗专委会委员、浙江省抗癌协会多原发及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委员、浙江省健康科普肿瘤防治专家库成员、浙江省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肿瘤委员会委员。重视临床与科研相结合,主持及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,主持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、省中管局等课题4项。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多篇。
主诊科目:肿瘤内科
专家门诊时间:周三上午
专家门诊地点:门诊楼四楼名医馆
在淳工作时间:周一到周四
淳安县融媒体中心
通讯员/叶丹
编辑/汪妙
下载视界千岛湖 参与讨论吧
评论